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点

2023-01-13 1104

一、基地建设

蔬菜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,远离污染源、排灌良好、运输方便,并具可持续生产能力的蔬菜生产区域。

二、品种选择

选择抗病虫、抗逆能力强,优质、高产、商品性好、适宜本地栽培、符合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,并与栽培季节及栽培方式相适应的品种。

三、育苗

(一)种子处理

温汤浸种:50~55℃温水(等量的开水、冷水各一半)浸种15~20分钟,自然冷却后,常温浸种8~24小时,用清水洗净,25~30℃下催芽。

药剂处理:种子催芽前可选用10%磷酸三钠水溶液搓洗,浸泡15~20分钟,用清水洗净,适温下催芽。待有70%的种子发芽后即可播种。

(二)苗床准备

床土培肥、消毒:取前茬没用过除草剂、稻土6份,充分腐熟的圈粪3份,细炉灰1份,充分混匀、过筛,同时每1平方米营养土加复合肥1~2公斤,50%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。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药土用塑料薄膜盖好腐熟培肥等待播种。

(三)播种

低海拔春早熟茄果类蔬菜在前一年11~12月播种,常规栽培在3月~9月按照品种特性和消费市场需求适时播种。采取稀播种培育壮苗方式进行。每亩大田需要苗床5平方米。

(四)苗期管理

根据不同蔬菜幼苗发育最适宜的温度需求,进行苗期温度管理。春季播种后覆盖塑料小拱棚保温,移植前5天开始逐步炼苗。夏季育苗用遮阳网覆盖降温,移植前7天逐步加强炼苗。适时间苗匀苗,去弱留强,去小留大,去歪留正,去杂留纯,去劣留优。注意防治瘁倒病、立枯病、沤根及地老虎的危害。

四、大田移栽

(一)基肥

每亩用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农家肥2500公斤,普钙40公斤,硫酸胛25公斤,尿素8公斤,硼肥0.5公斤混合均匀施入施肥沟后覆土。

(二)起厢铺膜

按4尺5开厢,沟宽1尺半,深1尺厘米,厢面宽3尺。在厢的正中开施肥沟。覆盖地膜要厢面平整,地膜周边用细土压紧压实。

(三)移栽

苗移栽在3尺宽的厢面的两边,行距2尺,窝距根据不同要求而定。边栽边淋定根水。地膜栽培孔需用细土覆盖,防止烧苗。

(四)密度

高肥力地,行株距为2尺X1尺半,单株移栽。

五、田间管理

(一)追肥

移栽成活后,每亩用尿素5公斤兑清粪水淋根,初花期进行第二次追肥,每亩加尿素5公斤,硫酸钾5公斤兑50%的沼液淋根;结果期每亩用微生物复合肥50公斤,尿素10公斤混合施入后培土。在生长中后期,用0.3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加0.3%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,每隔7~10天一次,可喷二至三次。

(二)中耕除草

根据田间蔬菜生长情况及杂草多少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。

(三)病虫防治

1.物理防治:黄板诱杀蚜虫采取用植保专用黄板,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,每亩用30~40块。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其它趋光性害虫。

2.生物防治:用0.3%苦参碱水剂1000~1500倍液,防治蚜虫、红蜘蛛。用抗毒剂1号防治病毒病;用农用链霉素防治辣椒细菌性病害;用多菌灵防治辣椒真菌性病害。

3.化学防治:疫病选用72.2%普立克水剂800倍液、58%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1:1:200波尔多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,药品轮换使用。病毒病防治选用20%病毒A800倍液、5%菌毒清水剂25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,加强对蚜虫防治可有效地减轻病毒病发生。软腐病防治采取雨前雨后及时喷洒72%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、新植霉素4000倍液、77%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六、采收

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,采收运输所用工具要清洁、卫生、无污染。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,销毁病虫残枝败叶;及时回收残留农膜。